当前位置:首页五险学习工伤

退社保必须本人去退吗,个人交的社保可以退吗要什么手续

2025-01-05 12:03:23

1. 个人交的社保可以退吗要什么手续

灵活就业社保网上退保方法/步骤:

1.在手机上打开支付宝,在支付宝首页点击进入市民中心。

2.然后在市民中心里,点击进入社保界面。

3.然后在社保界面里,点击社保退工就可以退社保了。

就这样灵活就业社保就可以呀比网上退保了。现在网络时代非常方便。

2. 个人交的社保可以退吗?怎么退?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工作期间为退休后养老积蓄的资金,是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强制提取的,退休前个人不得提前支取。

  因此,一般情况下,要想退掉职工养老保险,则需等到年满法定退休年龄后才能执行,具体的职工养老保险退保条件可以向当地的社保局咨询。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退掉职工养老保险:

  1、出国定居国籍变动的人,带有“IMMIGRANT”(移民)字样的因私护照签证或居住地政府部门出具的移民手续,以及户口簿注销页。返还企业缴费期间的个人缴费本息,在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期间的个人账户本息及个人账户外个人缴费本金。2、在职死亡的人,其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额为在企业缴费期间的个人缴费本、息,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期间的个人账户本息及个人账户外个人缴费本金。3、重复缴费,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缴费与企业缴费重复时,退付的是灵活就业人员缴费部分;若银行代扣缴费与企业缴费重复,退付重复期的企业缴费部分;如事业单位缴费与灵活就业人员缴费信息重复,退付重复期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部分。

  4、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不足15年,本人要求不转入农保或者城保,并有书面申请。

  基本上就这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保手续。其中第4种情况需要在退休前才能办理。

  除此之外是不允许退保的,只能办理转移或者接续养老保险关系。

3. 个人交的社保能退吗

1、有返的有不返的,分档次,如果想返钱就要按基数的百分之百交,如果按低档次因为交得少就不返钱。

2、比如沈阳医保缴纳有两个档次,按百分百交就是交纳社平的10%,别一档就是社平的6.8%,如果按社平的10%来交,卡里就会返现金,如果按6.8%交卡里不返现金。但退休时卡里都会返现金的。

4. 自己个人交的社保可以退款吗

个人社保如果是想退款, 只能去社保局申请退款。 但是只能退个人账户的余额,单位 交的那部分社保是不能退的 。

5. 个人交的社保可以退吗要什么手续才能退

不可以退的。

灵活就业社保是不可以退钱的。等需要交够年份之后,交满15年才能够开支,然后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了才可以申请退钱。

国家出台最新政策,因生活出现变故,无力再继续交纳社保的个人,年龄已满六十周岁,但社保交费年限仍需五年以上才能满足交够十五年标准的老人,可以申请退保。

这些情况下可以申请社保退回:

1、重复参保。

多重养老保险关系违背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唯一性。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双重劳动关系或不了解政策多重参保造成的,在归集养老保险关系时一般按“先转后清”的原则,不能合并部分的个人缴费本息可退还给本人。

2、无法转移。

参保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本人又不愿继续参保缴费,而且无法转入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3、军人退休。

军人入伍前已参加养老保险并建立个人账户,在退出现役采取退休、供养方式安置的,可申请退还个人账户储存额。

4、转变国籍。

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可以在其离境时或者离境后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6. 个人交社保可以退吗?有什么要求

一般情况下的社保是不可以退的,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可以退。如果有发生特殊情况发生,暂时不想缴纳,是可以险办理退款手续的。

社保退费条件有哪些?

1、要出国定居,并且已经注销国内户籍,可以一次性退还个人账户的余额;

2、重复参加社保,并缴纳了两份社保费用,由于社保重复缴纳不计入累计缴费年限的,因此参保人可以选择退其中一份;

3、没有达到退休年龄,但参保人已经身故,且户口已被注销,亲属可以申请继承参保人个人账户余额;

4、参保人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但是社保未缴满15年,可以领取社保个人缴纳部分。

需要说一下的是,社保不想交了是可以退的,但是社保退保只能退还个人缴纳的部分,单位缴纳的部分是不会退还的,并且只有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会退还。

7. 个人交的社保可以退吗要什么手续呢

社保是不能退的,严格的说,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是可以取出的,但是有一定条件的。我给你列几条可以取出的条件,供你参考:

1、达到退休年龄,未满足缴费15年的条件(个人账户储存额全部给付);

2、参保人因故死亡;

3、参保人出国定居;

4、退休后死亡,个人帐户尚有余额的. 另外农村户口凭辞职回乡证明也可以一次性提取养老保险金,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未建账户,不退款。 医疗保险可继续使用个人账户的余额,用完为止。具体情况,你可以到当地社保局咨询,或拨打劳动保障电话12333

8. 个人退社保需要什么手续

个人缴纳的社保退保,本金只有满足以下条件是可以的退出来的。

(1)外地农村户口:可以在离职后申请退还个人缴费部分,但单位交的部分不能退。

(2)城镇户口不能中途退保,只有死亡、出国定居或者到法定退休年龄交费不满15年才能退;但也只能退还个人部分,单位那部分退不了。

(3)如果你是自己全额承担社保费用的,那么只能退三分之一的钱,其余三分之二是属于单位交费,退不了。

(4)五险一金中的住房公积金,可以全退,就是你个人和公司交的都可以退掉。

9. 个人交的社保可以退吗要什么手续费

在我国有大量的人员实际上是没有企业社保,需要自己按照灵活就业人员方式缴费的,他们数量约占了参保人员的1/4左右。因此,自由职业者的缴费和待遇就显得非常重要,自由职业者参保究竟划算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自由职业者的参保缴费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企业职工必须参加社保,但是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

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工作不稳定,收入也不高,国家为凸显对这一人群的照顾,也许他们按照20%的缴费比例缴纳养老保险。对于医疗保险,由于是各地市统筹,优惠政策由各地市自行确定。

仅看养老保险其实也非常划算了。企业职工缴费需要自己承担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缴纳缴费基数的16%。自由职业者缴费低了整整4个百分点。

自由职业者可以自由选择缴费基数。2019年5月国家出台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实施方案,明确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从60%~300%的社平基数之间任选缴费基数。

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钱数等于缴费基数乘以缴费比例。假设按照5000元的缴费基数计算,缴费比例20%,每月需要缴纳1000元。以企业缴费降低4个点,相当于每月节省200元,非常划算。

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最重要的待遇也是医保退休待遇。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医疗保险缴费达到当地规定年限的,可以不用缴费,继续享受职工医保待遇。这种情况下,确实也有不少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一些地区为了照顾灵活就业人员,允许他们不用缴纳职工本人承担的2%,当然划入个人账户的钱数也会减少这2%。还有一些地区将合并后的医疗和生育保险拆分,灵活就业人员只缴纳医疗保险就好了。像南京市,规定灵活就业人员的医保缴费档次就是340元,不会根据缴费基数的提高而提高。照顾了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更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其实按照现在的养老保险缴费,一是按照60%的最低缴费基数缴费15年,如果缴费基数不变,也需要付出至少10多万元。养老待遇会有多少呢?会不会亏本?这才是参保人员关注的重点。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计算

按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计算公式全国统一没有差别,只不过跟当地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也就是当年的缴费基数相挂钩。

假设是60岁退休,按照60%基数缴费15年退休待遇等于,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账户余额÷139。

对于很多人来讲,刚退休基本养老金只有八九百元。不过,国家年年会增加养老金待遇,每年都会增加八九十元。而且养老金较低的人群增长速度更快,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养老金会越来越高。即使交费最低档次,如果能活到100岁养老金也能拿到五六千元,绝对低不了。这样的养老保险待遇非常划算。

但是,如果还没有领取养老金,或者刚领取养老金就去世,那可就两说了。去世后的待遇主要有养老金个人账户部分、丧葬费加上抚恤金,有一定的可能性亏本。

实际上,参加养老保险,我们主要考虑到的是应对长寿的风险。如果考虑到意外情况,那还是去买意外保险吧。日子越来越好了,老年以后没有养老金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为了将来考虑肯定是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划算。

10. 个人自己交的社保能退吗

社保一般是不能退的。《社会保险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有的情况下也可以退,具体情况如下:

(1)外地:可以在离职后申请退还个人缴费部分,但单位交的部分不能退。

(2)不能中途退保,只有死亡、出国定居或者到交费不满15年才能退;但也只能退还个人部分,单位那部分退不了。

(3)如果你是自己全额承担社保费用的,那么只能退三分之一的钱,其余三分之二是属于单位交费,退不了。 当然,具体的政策建议咨询下当地社保管理单位。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及网友投稿,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您的合作。
版权所有:五学知识网 Copyright © 2015-2025 www.z8000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