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五险学习工伤

北京社保上多久可以报销,北京社保几个月可以报销

2025-01-08 11:10:32

1. 北京社保几个月可以报销

有时间限制,必须在次年1月前报销。

一、门诊

(一)使用医保卡到门诊看病,实时结算,无需报销。

(二)无医保卡到门诊看病,请使用《北京市医疗保险手册》(医疗蓝本)。

1、报销范围:参保人员在个人选择的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或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和A类医院发生的普通门诊、急诊费用。

2、门诊起付线:一个自然年度内发生的普通门诊急诊费用累计超过1800元。

3、报销比例:1800元以上的部分,医院70%,社区90%,封顶线:2万元。

4、所需材料:身份证原件;医学诊断证明书原件;门诊病历、检查、检验结果报告单等就医资料原件;普通门诊、急诊收费的收据原件、门诊费用明细清单或处方的原件(处方按日期粘贴在收据后面)。

5、提交时间:每月1-10日,当月费用次月提交,当年费用需在次年1月前提交。

6、经办流程: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超过起付标准,单位经办人将所有单据录入企业版软件,将生成的电子信息及报表申报到医保中心,医保中心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结算,支付报销费用

2. 北京医保交几个月可以报销

三月交的社会保险,到四月分份,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依法进行医保报销。另外,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八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条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

3. 北京社保几个月能用

北京社保,如果断缴以后,通常正常缴纳三个月以后,恢复正常~

如果你是正常上班,这三个月期间,你可以让公司给你手工报销去医院看病的费用。

如果你是找的代理机构,那通常是报销不了的,可能没有这项业务。

如果是自己交社保,自己可以通过支付宝里的生活号搜思维社保自己就能交。

但想让医保正常使用,也是得正常缴纳三个月以后,才可以。期间也是不能手工报销的。

4. 北京社保几个月可以报销医疗费

北京新参保人员下个月即可以享受社保待遇。

新参统人员直接发二代社保卡取消医保手册和医保存折,门诊住院均使用社保卡结算。

在社保卡未下来之前会发给你“领卡证明”,使用该证明就医需全额缴费,卡下来后手工报销即可。

门诊报销比例随医院级别增高而降低,社区报销90%三级医院报销70%。起付线均为1800元。首次住院起付线1300元,二次及以后住院起付线650元,报销比例70%。

5. 北京社保报销有时间限制吗

在北京,只要您办理入职保险,就可以享受医保报销。因为医保卡的制卡过程需要最短一个月,所以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拿到医保卡,但是可以在社保大厅打印一张卡片式的纸质临时医保卡,和正式医保卡作用相同,现在更方便了,有了电子医保卡,每个人的身份证号是唯一的,只要使用身份证号激活电子医保卡就可以就医了。

6. 北京社保交几个月可以报销

医疗保险如果没正常参保缴费,就医费用无法报销

医疗保险要正常参保缴费,在当地社保局规定的医保范围内医院就医,用药、检查属于医疗保险目录范围内的,可以按比例享受医疗保险报销待遇

每次就医时,挂号、缴费出示本人社保卡,符合报销条件的,可以医疗保险报销

7. 北京社保刚上一个月能报销吗

社保交了一个月,你要用什么?是不是要去看病?

我认为只要开始交了就可以去看病了。看病是需要先自付一个基础费用,一般来说企业就是1800元超过1800元以后的部分可以按照你的工龄来给你报销适当的比例。

如果你是其他用途的话,一个月应该干不了什么,比如说你想买房或者有号等等,这些都有规定,必须得交满5年才可以。

8. 北京社保几个月可以报销生育险

一、购买社保多久才可以享受生育险?

1、生育保险是需要缴满10个月的时间才能报销生孩子的费用。参保职工在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可按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1)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2)分娩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已为其参加生育保险且连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0个月。

2、产前检查费和生产费用,当事人携带结婚证、社保卡(市民卡)及街道开具的计生证明到生育保险定点医院直接刷卡结算。

3、申报生育津贴和一次性营养补贴,需填写生育保险待遇申报表并加盖单位公章,提供结婚证、独生子女证(孩子的)、出院小结等材料,于每月1-10日之间的工作日前往市医保中心生育科办理申报手续。(相关手续应在分娩后一年内办理)。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及网友投稿,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您的合作。
版权所有:五学知识网 Copyright © 2015-2025 www.z8000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