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社保多少岁开始可以买,社保从多少岁可以买
- ·下一篇:办理社保填写的银行卡,办理社保银行卡需要什么资料
工龄以劳动合同社保缴费,工龄以劳动合同社保缴费为准
1. 工龄以劳动合同社保缴费为准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证明本人工龄的形式主要是缴纳社保凭证或者是离职证明上填写的入职时间和离职时间来进行计算的。在不同单位的工作年限只要有证据都是可以进行累积的。
一、社保工龄怎么查
一般员工是登录社保账户,查看自己社保缴纳月份来计算本人的工龄,也可以直接在人社局打印社保缴纳清单,查看自己的缴费年限作为工龄的依据。
二、工龄和社保的关系
工龄是计算社保缴费的年限。
1、工龄是按档案里记录的首次工作时间算起的,如果在单位里的工作经历没有进入档案,可以到原单位申请将你的档案转入你新工作的单位,以便新单位核定工龄时有依据
2、但如果单位是私人企业,参加工作档案材料可能不够规范,国企也可不采信的,这不是一个证明可以解决的。
3、至于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对于现在的年青人来说,基本上是不能与工龄混为一谈的,工龄与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的关系,主要是针对老一辈的人,他们工作的时候国家的社保政策还没有或不完善,国家就把他们的工龄当作有缴社保的时间叫视同缴费年缴。
4、不工作的人只要去社保局交养老保险,他就有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
通过上文的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就是社保工龄一般可以登录社保账户进行查询,社保的缴费年限也就是工龄的时间了。
2. 工龄按社保缴费为准吗
工龄是工作年限,社保工龄是社保的缴费年限和工作年限。两者是有区别的。
一、缴费年限≥工作年限
工作年限就是个人在单位工作的时间,也叫工龄。
缴费年限既包括个人在单位工作期间的社保实际缴费年限,也包括视同缴费年限(职工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之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另外还包括以灵活就业身份缴费的年限。
所以缴费年限≥工作年限。
比如老王从1992年在单位工作并参加社保,2012年从单位辞职,然后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社保,一直到2020年。那么他的工作年限是20年,而缴费年限却有28年。
二、两种年限待遇不同
(一)缴费年限决定养老金、医保待遇、失业金。
第一,缴费年限关系着养老金的多少。
根据社保法的规定,养老保险最低要累计缴费满15年,才有资格在退休时领取养老金。
而且根据职工养老金的计发公式,缴费年限的长短也是决定养老金高低的关键条件,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高。同样的条件下,30年的缴费年限拿到的养老金,跟15年拿到的养老金,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第二,缴费年限决定医保待遇。
医保也有缴费年限,包括累计缴费年限和连续缴费年限。
医保累计缴费年限达到当地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多数地区是男25年,女20年)之后,就能在退休后不用再缴费,可以享受医保待遇。
而医保的连续缴费年限,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报销比例的高低。
第三,决定失业金领取时间。
失业保险缴费年限的长短,也决定着失业金领取时间的长短。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所以失业金领取的最长时间是两年,当然在规定范围内,缴费年限越长,领取期限也越长。
(二)工作年限决定带薪年休假的天数,医疗期的长短,补偿金的高低。
第一,决定带薪年休假的天数。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第二,决定医疗期的长短。
医疗期内是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的,会根据工作年限来给予3个月到24个月不等的医疗期。工作年限更长,医疗期也就会更长。
第三,决定赔偿金的多少。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依法支付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3. 工龄以劳动合同社保缴费为准嘛
按照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的规定,除非是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只要在企业参加工作就应当缴纳社保五险。社保缴费记录理论上应当跟工作年限相同,也就是说工龄等于社保缴费年限。实际上,一些灵活就业人员、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也可以通过自己缴费获得社保缴费年限,但是工龄一般是不认的。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和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多重劳动关系,这都是不违法的。但是企业除了给他缴纳工伤保险的义务以外,其他保险可以不用缴纳。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工龄,可以大于缴费年限。
4. 合同工交社保算工龄吗
我们国家从1992年才开始实行养老统筹的,到1996年,全国2/3的省,市,自治区才开始交养老保险,1986年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普遍展开,所以1991年以前的合同工算视同缴费工龄,视同缴费工龄,等到你退休了以后,还是要给你算你的工龄的,这样你退休了,以后,养老金的比例不会减少。
5. 工龄以劳动合同社保缴费为准吗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国家实行劳动合同制,缴纳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那时候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必须有劳动部门批准招收为国家固定职工,或者经过国家文件可以认定工龄的情况下,才可以视同缴费年限,那时候没有事实劳动关系的说法,自然也不存在你说的情况。
6. 劳动合同 工龄
有区别的,工龄涉及劳动合同制定长短的问题。
7. 社保缴费工龄与视同缴费工龄的区别
视同缴费是包含医疗保险的。医疗保险也是社保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93年之前经过劳动部门介绍到国营、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的人大部分都是视同缴费工龄,82年开始招聘的计划内合同制人员都是实际交费工龄。93年开始就全部都是实际缴费工龄,没有视同交费工龄了。
8. 工龄是按照合同签订时间还是社保缴纳时间
1、连续工龄(不能中断)
是职工连续工作的时间。它既包含在本企业的工龄,也包含在不同企业的工龄,中间是不能中断的。
连续工龄主要与员工带薪年休假、医疗期,以及公司需要支付的相关经济补偿金,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等有关。
2、累计工龄(可以中断)
顾名思义就是累计工作的时间,中间是可以中断的。累计工龄与带薪年休假、医疗期的长短等有关系。
如何查询自己的工龄
目前,没有专门的网站可以查询工龄,想确定自己工龄(累计工龄)长短,可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来确定,具体有以下3种:
① 档案记载:员工可找自己的档案保管部门查询。档案一般存放在就业管理中心、人才市场,或是有自管档案权限的单位,个人是可以复印档案内的工作经历。
② 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可上当地人社局官网或到社保中心打印参保缴费情况证明。但如果单位没有按规定缴纳社保的,则需提供劳动仲裁、劳动监察,或是人民法院出具的双方有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书来证明。
③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是一式两份,员工保留一份,单位保留一份,因此,单位可让员工提供手上保留的书面劳动合同来认定工龄。如果员工未履行完劳动合同期限就离职的,用人单位可配合员工与单位的离职证明来证明
9. 工龄是按社保还是劳动合同
工龄,一般是指职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
工龄的计算
工龄的定义最早起源于1953年《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草案》,又被区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
一般工龄,是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者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计算一般工龄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
本企业工龄是以工人职员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计算。如果曾经离职,按最后一次回到本企业工作之日起计算。学徒工、临时工、试用人员,都是自进入企业工作之日起计算。
工龄计算,实际上一般应具体到月为止。比如工龄折算的时候,从事井下、高温工作一年,折算一年零三个月工龄。
工龄的作用之一:计算养老金
目前,我们计算养老金使用的是叫做缴费年限。国有企业固定工人,在没有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视同缴费年限也是具体到月,每月可以转化为0.0833年。
目前,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养老金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只要多缴一个月,养老金都能多拿一部分。
工龄作用之二:计算带薪年休假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一年以上的,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工作已满一年不满10年的,得享受带薪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得享受带薪年休假10天;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得享受带薪年休假15天。
带薪年休假根据职工的累计工作时间计算。如果职工2019年6月累积工作才满10年,实际上应该享受的年休假是上半年2.5天,下半年5天。带薪年休假是按比例计算的,并不是说上半年你不休假下半年休假就可以变成10天了。不足一天的不计算,所以实际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7天,由企业安排,参考职工意见。
工龄的作用之三:计算医疗期长短
按照《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职工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时间5年以下可以享受病假三个月,5~10年可以享受六个月。病假最长时间可达24个月,30个月内休完即可。
病假期间,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关系,应继续缴纳社保,发放病假工资。病假工资一般不低于80%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都应当计算职工工龄,包括病假时间。
工龄的作用之四: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按照《劳动合同法》,符合相应的情形,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比如出现用人单位因合同到期的理由解除劳动合同不再续签,或者用人单位未为职工参加社保,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等理由。
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确定。每工作一年发放一个月的工资,不足半年的按半个月工资发放。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按整年计算。
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除了工龄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定义叫做军龄。军龄一般从批准入伍之年开始计算,当年无论何时批准入伍都算一年,以后每年元月1日都递增一年。这种情况下就不是单纯的按实际年份或者虚年计算了。如果是转业干部或者军人,军龄都应当视同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所以,关于工龄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按照实际年月来计算的,“虚年”只停留在我们大家交流上。
10. 计算工龄是按照劳动合同还是按照社保缴费
劳动合同每年签,劳动者工龄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第一天开始计算,劳动者可以通过事实证据予以举证,劳动合同、社保记录,工资发放记录,工资条等均可以作为证据。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