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五险学习劳动保障2024年失业保险领取条件、标准

江西社保卡编码是什么,社保卡编码是什么?

2025-01-24 17:33:04

1. 社保卡编码是什么?

社保编码是指社会保障卡的卡号,在社保卡正面右下角条形码下方。  

社保编码是在社会保障卡制卡时自动形成的流水号,不需要自行填写,该卡号代表着持卡人的身份信息,是参保人员的唯一ID号。  

参保人员可以通过拨打社保电话12333,或者携带身份证到社保服务网点查询个人社保卡的编号。

什么是社保编号?

社保编号这个词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它就相当于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校的学号,或者说是一个上班族在公司的工号,或者更通俗一点,相当于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身份证号码,无论是学号、工号还是身份证号码,在其所处的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对应一个编号,绝对不会存在一个人拥有两个编号,或者是一个编号对应两个人的情况。社保编号也是如此,对于已经参加了社会保险的人,这个人就会拥有一个社保编号,而这个社保编号就代表着这个人的信息,在查询社保余额或是在办理社保转移等等手续的时候可能都会需要这个社保编号,因为毕竟人的名字还有可能重复的,但是社保编号却绝不可能重复。这就是社保编号所代表的含义。

如何查社保编号?

目前来说,查询社保编号的方法还是挺多的。目前,绝大多数人的社保编号都是八位的数字,而这个编号是应该在开始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时候社保管理机构提供给你的。如果你忘记了自己的社保编号,可以找一下自己所拥有的社保相关的纸质资料。比如社会保险缴费记录卡,这上面就有记录您的社保编号,同样,养老医疗保险申报缴费单以及劳动保障手册等纸质材料商都会有您的社保编号,您只要找出这些资料即可。网上查询社保情况时个人资料中也会有您的社保编号。如果您连这些资料也找不到了,那就只能带着您的身份证件去社保管理机构的窗口查询了。

2. 社保卡号和社保编码

为什么交了医保查不到社保编码具体如下:

交了医保但是查询不到任何信息可能是因为医保中心尚未划账或者是投保人的社保卡还没有进行激活,如果是还没有激活的投保人是可以携带身份证以及社保卡去指定的银行激活社保卡以及医保卡的,就可以进行查询,如果还没有划账的那么则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再次查询就可以了。

投保人可以拨打电话12333或者当地的人社局客户服务电话进行咨询,也可以直接去人社局的营业网点进行查询。

3. 社保编码是社保卡上的哪个

社保卡有两组号码,一组为银行账户,一组为社保卡号,其中18位数的为银行账号,另一组为卡号。

4. 社会保险卡编码是什么

1、社保卡上面的卡号就是社保号。在社保卡的正面中间位置 ,社会保障卡号是就是社保卡的编号。

2、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淮,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社保初始查询密码一般为参保用户18位身份证的最后8位数字(最后一位若为X的,X统一转为0)。

社会保障号是每个人社会保障的检索号,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而在这现阶段,各地虽然也普遍使用身份证号作为检索查询序号,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电脑序号、手册编号等地方的检索序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2009年表示:实行全国统一社会保障号码和社会保障卡是长远目标。

5. 社保卡编码是什么意思?

社保号跟银行卡号是单独的,现在都是二合一的社保联名卡,上面大的16-19位数字的是银行卡号。

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淮,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

社保卡卡号不是上面的银行卡号,是你的身份证号码。

社保初始查询密码一般为参保用户18位身份证的最后8位数字最后一位若为X的,X统一转为0。

社保号跟银行卡号是单独的,现在都是二合一的社保联名卡,上面大的16-19位数字的是银行卡号,下面小一点十位左右的则是社保号,也有叫电脑编码/号的,办理社保相关的业务都只要下面这个号就可以了。

6. 社保卡编号是指的哪个

社保卡号社保卡上面的卡号是社保号。

新版的社保卡号一般都采用身份证号,有18位数。

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淮,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

社保初始查询密码一般为参保用户18位身份证的最后8位数字(最后一位若为X的,X统一转为0)

相关资料:

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等。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

社会保障卡从持卡人类型来看,可以分为两类:

1、面向用人单位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用人单位)卡。我国劳动保障部有关卡规划和规范的重点为社会保障(个人)卡,各地区实际发放的也多集中于个人卡,所以我们所说的社会保障卡,就是指社会保障(个人)卡

2、面向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个人)卡

7. 社保编码是社保卡卡号吗

是的,?社保卡的卡号,又称职工编号。 每名企业职工或灵活就业人员通过市劳动保障部门参加了社会保险后,在社会保险业务系统中会自动生成一个与其参保时所用身份证相对应的编号,这个编号即为企业职工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编号,简称社保编号即社保卡的卡号,又称职工编号。

8. 社保编码是不是卡号

社会保障号是你的身份证号码,也就是你的社保账户号。卡号,是社保卡顺序编号。

1、医保卡号不是社保卡的卡号,两者是不一样的,社保缴纳医疗保险的登记号,或者叫个人编号,一般12位数字。而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淮,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从此,社保卡将加入金融功能,全国统一。

2、社会卡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ocial security card)”,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地劳动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卡(IC卡)。

3、面向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个人)卡,面向用人单位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用人单位)卡。人社部表示将用5年左右时间,使社会保障卡普遍具有金融功能。

4、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2011年8月3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

9. 社保卡编号是什么?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社保经办机构的一种编号,在参保的社保经办机构可以看到。个人社保编号为8位数字。

  参保窗口开具的《养老医疗保险申报缴费单》、《社会保险缴费记录卡》、《劳动保障手册》的首页、网上个人社保缴费情况中“个人基本信息”及“个人缴费明细”都有个人社保编号,个人也可携带身份证或社保卡到参保窗口查询。

  如个人有任职单位,单位在网络增员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按“社保号增员方式”或“按姓名身份证增员方式”进行处理。如曾经购买过社保的员工,通过企业进行增员的,企业在网络增员时输入身份证号就会自动跳出原来的社保号。

  如从未参保的人员,系统会自动生成新的社保号。如个人参加的为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可携带个人身份证前往所属区主管地税局查询个人社保号。

10. 社保卡人员编码是什么

是你的查询编号。

可以咨询给你买社保的机构去核查个人社保编号,或者直接带身份证到相应社保局核查即可。

由于发卡数量庞大,还是有许多市民仍未领到市民社保卡,难免有些心急。可先根据未领卡人员的个人社保编号及身份证号码,在网站查询制卡状态。

在参保窗口开具的《养老医疗保险申报缴费单》、《社会保险缴费记录卡》、《劳动保障手册》的首页、网上个人社保缴费情况中“个人基本信息”及“个人缴费明细”都有个人社保编号,个人也可携带身份证或社保卡到参保窗口查询。

个人在本市社保经办机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社保编号的,应持个人社保编号、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社保缴费证明材料及个人帐户单等凭证材料,到现缴费所在区(县)社保所办理个人编号合并手续。

个人的身份证号就是自己社会保险号,单位社保登记证号编码是按省市加单位类型加编号。

11. 社保卡编号是什么

社保卡上的社会保障号码就是医保卡卡号,它与身份证一致,共16位数字。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

  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专用卡,它以个人身份证为识别码,储存记载着个人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别以及帐户金的拨付、消费情况等详细资料信息。

  医保卡一般由当地指定代理银行承办,是银行多功能借计卡的一种。参保单位缴费后,地方医疗保险事业部门在月底将个人帐户金部分委托银行拨付到参保职工个人医保卡上。

  社保卡卡面和卡内均记载持卡人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等基本信息,卡内标识了持卡人的个人状态(就业、失业、退休等),可以记录持卡人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职业资格和技能、就业经历、工伤及职业病伤残程度等。社会保障卡是劳动者在劳动保障领域办事的电子凭证。

(注明:以上数据依据网络历史资料整理,仅供参考,请以最新信息为准!)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及网友投稿,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您的合作。
版权所有:五学知识网 Copyright © 2015-2025 www.z8000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