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经验技巧Word经验word文档

word文档如何合并邮件6

2025-01-11 10:44:22

1.word如何合并邮件

“邮件合并”是Word的一项高级功能,是办公自动化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但是大多数书上对“邮件合并”的介绍都很简单,如果按照书的上介绍去做,合并打印出的邮件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教你几个邮件合并技巧,希望能帮你提高办公效率。

1. 用一页纸打印多个邮件

利用Word“邮件合并”可以批量处理和打印邮件,很多情况下我们的邮件很短,只占几行的空间,但是,打印时也要用整页纸,导致打印速度慢,并且浪费纸张。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每个邮件之间都有一个“分节符”, 使下一个邮件被指定到另一页。怎样才能用一页纸上打印多个短小邮件呢?其实很简单,先将数据和文档合并到新建文档,再把新建文档中的分节符(^b)全部替换成人工换行符(^l)(注意此处是小写英语字母l,不是数字1)。具体做法是利用Word的查找和替换命令,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的“查找内容”框内输入“^b”,在“替换为”框内输入“^l”,单击“全部替换”,此后打印就可在一页纸上印出多个邮件来。

2. 一次合并出内容不同的邮件

有时我们需要给不同的收件人发去内容大体一致,但是有些地方有区别的邮件。如寄给家长的“学生成绩报告单”,它根据学生总分不同,在不同的报告单中写上不同的内容,总分超过290分的学生,在报告单的最后写上“被评为学习标兵”,而对其它的学生,报告单中则没有这一句。怎样用同一个主文档和数据源合并出不同的邮件?这时就要用到“插入Word域”。在邮件中需出现不同文字的地方插入“插入Word域”中的“if…then…else(I)…”。以“学生成绩报告单”为例,具体做法是将插入点定位到主文档正文末尾,单击邮件合并工具栏中“插入Word域”,选择下级菜单中的“if…then…else(I)…”,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单击“确定”按钮。

有时可根据需要在两个文字框中写入不同的语句。这样就可以用一个主文档和一个数据源合并出不同内容的邮件来。

3. 共享各种数据源

邮件合并除可以使用由Word创建的数据源之外,可以利用的数据非常多,像Excel工作簿、Access数据库、Query文件、Foxpro文件内容都可以作为邮件合并的数据源。只要有这些文件存在,邮件合并时就不需要再创建新的数据源,直接打开这些数据源使用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Excel工作簿时,必须保证数据文件是数据库格式,即第一行必须是字段名,数据行中间不能有空行等。这样可以使不同的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办公效率。

4. 筛选与排序

用邮件合并帮助器中的“查询选项”,可以筛选记录有选择地进行合并,也可以在合并的同时对记录进行某种排序。工作时记住它们,可以提高你的办公效率。

2.如何使用word的邮件合并功能

1. 准备好数据源(一般是一个WORD文档、一个EXCEL表格) 2. 打开WORD文档,单击“工具”菜单→选择“信函与邮件”→“邮件合并”。3. 单击右下角“下一步:正在启动文档”。

4. 单击右下角“下一步:选取收件人”。5. 单击右上角“浏览”,选取数据源。6. 单击右下角“下一步:撰写信函”。7. 把鼠标放到需要用到邮件合并的地方,

8. 单击右上角“其他项目”。9. 单击“插入”、“关闭”。多个字段插入则再重复8和9; 10. 单击右下角“下一步:预览信函”。11. 单击右下角“下一步:完成合并”。

12. 单击右上角“编辑个人信函”。13. 单击“确定”。

3.如何使用word里的邮件合并功能

就以此题为例吧: 在考生文件夹Word子文件下,建立考生信息(Ks.xls),如表1所示。

再使用邮件合并功能,建立信息单范本文件Ks_T.doc,如图1所示。最后生成所有考生的信息单“Ks.doc”。

表1 准考证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8011400001 张三 男 22 8011400002 李四 女 18 8011400003 王五 男 21 8011400004 赵六 女 80 8011400005 吴七 女 21 8011400006 陈一 男 19 具体操作步骤: 新建Excel文件,改名为CJ.xls,复制表1,粘贴到Excel文件的sheet1上,保存关闭。 新建Word文件Ks_T.doc,打开。

在其中建立表格。注意,如果有冒号,请输入中文输入法的冒号,而非英文的。

内容如下: 同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菜单栏空白区,右键,弹出菜单中选择“邮件合并”,弹出“邮件合并”工具栏。单击“打开数据源”按钮,选择CJ.xls。

鼠标定到“同学”两字之前,单击“插入域”按钮,选择“姓名”。同样方法插入表格中的三个域。

单击合并到新文档按钮,选择“全部”,确定。将生成文件保存到指定路径,命名为CJ.doc。

4.如何使用word邮件合并功能?

邮件合并说明:

第1步:在excel中把人名标的相关内容填好,只设置一行的表头,比如姓名,年龄,学历等。存盘记住文件名如《清单》,也就是工作簿中的哪张表。

第二步:在word中制作一张包括《清单》内容的表格,如叫《学员资料卡片》;卡片中要用到第一步《清单》表中内容的单元格空着,以备链接用。

第三步:合并

打开word表格,工具,信函与邮件,邮件合并,下一步,下一步;浏览(点选《清单》表),打开,选定《清单》表,确定,确定;下一步,单击要链接姓名的单元格,其他项目,选姓名,插入,关闭;单击要链接年龄的单元格,其他项目,选年龄,插入,关闭;单击要链接学历的单元格,其他项目,选学历,插入,关闭;下一步,下一步,完成合并;点击编辑个人信函,选全部,确定,即可按照《清单》所列姓名分别显示《学员资料卡片》。

5.word中的邮件合并功能怎样做的

1、首先在EXCEL里做出以”购书人姓名、书号、书名、单价、编号”为行标题的工作表,下面输入具体内容(假定5行),保存,关闭。

2、在排版好的WORD文档里,工具-信函与邮件-选‘邮件合并’和‘显示邮件合并工具栏’-信函-下一步-使用当前模板-下一步选取收件人-浏览-选择刚保存的EXCEL文件-打开-确定-全选-确定。 3、光标插入在“购书人姓名:”右边,点邮件合并工具栏上的‘插入合并域“按钮-插入合并域对话框中的域里选’购书人姓名‘-点插入-关闭,即在此位置插入《购书人姓名》; 4、依3步骤在相应位置依次插入《书号》、《书名》、《单价》、《编号》,点合并工具栏上的查看合并域数据,可查看插入的内容; 5、点插入合并域对话框右边的合并到打印机或合并到新文档,若合并到打印机,即自动打印出5页不同的通知单,若合并到新文档,则自动生成一个5页的新文档。

6.请问在WORD里面的“邮件合并”怎么做的

1、首先在EXCEL里做出以”购书人姓名、书号、书名、单价、编号”为行标题的工作表,下面输入具体内容(假定5行),保存,关闭。

2、在排版好的WORD文档里,工具-信函与邮件-选‘邮件合并’和‘显示邮件合并工具栏’-信函-下一步-使用当前模板-下一步选取收件人-浏览-选择刚保存的EXCEL文件-打开-确定-全选-确定。 3、光标插入在“购书人姓名:”右边,点邮件合并工具栏上的‘插入合并域“按钮-插入合并域对话框中的域里选’购书人姓名‘-点插入-关闭,即在此位置插入《购书人姓名》; 4、依3步骤在相应位置依次插入《书号》、《书名》、《单价》、《编号》,点合并工具栏上的查看合并域数据,可查看插入的内容; 5、点插入合并域对话框右边的合并到打印机或合并到新文档,若合并到打印机,即自动打印出5页不同的通知单,若合并到新文档,则自动生成一个5页的新文档。

7.如何在word中进行邮件合并

以制作信封为例。

准备阶段(1)新建一个Excel文档“作者名单”,将作者名单的各项信息输入到该文档,如:邮政编码、通讯地址、姓名等;

(2)新建一Word文件“信封”,调用【工具】菜单下的【信函与邮件】子菜单中的【中文信封向导】命令,打开【信封制作向导】对话框(没有此功能须用Office源盘来安装),根据向导提示设计一个信封,设置好字体、字号。

调用数据(1)在“信封”文件中,调用【视图】菜单的【邮件合并】命令,显示邮件合并工具栏,单击【打开数据源】工具按钮,按提示选择新建的Excel文件“作者名单”,选择Sheet1。

(2)选择“000000”(代表邮政编码),点击邮件合并工具栏[插入域]按钮,在对话框中选择插入“邮政编码”,“000000”被“《邮政编码》”所代替。然后进行同样操作,替换“地址”、“姓名”。

(3)点击邮件合并工具栏【查看合并数据图标】按钮,会显示“作者名单”中的作者数据。

8.Word中邮件合并怎么使用

以word2010为例来介绍如下:

(1) 打开做好的Excel信息表格(数据库也可以),确认信息的正确性;

(2) 打开word,做好空白表格(要填入信息的地方留空);

(3) word,工具栏--邮件--开始邮件合并,选"目录";

(4) 选择收件人,选"使用现有列表";

(5)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之前确认好的Excel信息表文件,点击"打开";

(6)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信息所在的工作簿;

(7) 把鼠标定位在word表格对应的单元格中,word工具栏,点"插入合并域",选择对应的信息,插入

(8) word工具栏,完成并合并,选择"编辑单个文档"

这样,一页上面就可以生成打印多个表格了。

备注:开始邮件合并,若选"普通word文档",则生成多页,一页上面只打印一个表格.

看看下面的操作演示吧!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及网友投稿,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您的合作。
版权所有:五学知识网 Copyright © 2015-2025 www.z8000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