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五险学习医疗

社保缴纳地址,社保缴纳地址有什么影响

2025-01-19 15:23:48

1. 社保缴纳地址有什么影响

在大城市打工交社保,最后回小城市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确实会亏。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社会养老保险计算公式来分析。

如下图,影响退休后养老金的主要因素里有一项"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这个简单来说就是当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从公式可以看出,社会平均工资越高,所能享受的养老金就会越多,这也是为什么每年养老金都在上涨的原因,因为咱们国家的社会平均工资每年都在涨。

但是各地社会平均工资是有差异的,而且差别很大,如果在其他条件都确定的情况下,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就直接影响着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额度。

以北京市和河北省为例,2018年度北京市社会平均工资为94250元每年,而河北省的社会平均工资为56724元每年,相差甚远,而一些三四线城市社平工资水平更低。所以,能在大城市退休,就尽量选择在大城市退休更合适。

2. 居民医保缴费地址有影响吗

城镇居民变更了医保参保地当然是对个人有一定影响的。我们知道,医保主要是用于参保人普通门诊和大病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结算,减轻个人看病所需的经济负担。

城镇居民不管是按月参加的职工医保,还是按年交费的城乡居民医保,变更了参保地,也就是交费地,只能按照当地的相应医保政策和待遇,在参保当地进行门诊和住院的报销结算。也就是说,在什么地方交费,就在什么地方看病报销,而不能在原来参保地使用了。

3. 社保缴纳地点有什么影响

工作地(交社保的地方)和户口、档案所在地不同,对退休后的退休金领取是有影响的,最终在哪个城市领退休金,享受退休待遇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按下列规定确定其待遇领取地:

(一)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三)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四)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4. 社保缴纳地区是根据单位所在地址吗

新社保卡归属地和参保地不是同一个城市是有影响的,要重新办理新卡,以前交的办理转移就可以了 社保卡办理具体如下:

一、办理条件 符合申领条件的人员可以通过电话向申领网点预约或直接前往街道(镇)社会保障卡申领服务网点申请办理社会保障卡(包括学籍卡)。 申领时需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申领表(集体户口市民需要携带户籍所在地警署或派出所开具的户籍证明)等相关资料。

二、办理资料

1、写完备的社会保障卡发行注册申请表; 2、会保障卡发行筹备情况说明;

3、合全国统一规范要求的应用领域和卡内应用文件结构(包括本地扩充的应用领域和指标);

4、照统一要求设计的卡面样式; 5、地区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6、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办理流程

(1)首次申请办卡的员工到市公安机关认可的第二代身份证联网照相馆拍摄数码照,并向照相馆索取《XX市社会保障卡数码照回执》, 同时在回执上工整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以方便办理。已办理过社会保障卡,但是遗失需要重新办理的员工不需要提交数码照回执。

(2)已办理网上申报的企业可以直接在网上申请制证。首先打印制证清单,将需制证员工数码照回执(遗失补办卡不需要此回执)按所打印的制证清单的人员顺序进行排列并且附于清单后,并提供员工身份证复印件,提交到社保指定的制卡窗口,交纳工本费,领取制卡回执。

(3)未办理网上申报的,企业提交员工身份证复印件、社会保障卡数码照回执(遗失补办卡不需要此回执),社会保障卡数码照回执需按参保报表的顺序排列,附于参保报表后。遗失社会保障卡需要重新办理的,可以直接填写《x市社会保障卡补办(挂失)申请表》。 经缴费所属征收部门打印制证清单后,可以到社保指定的制卡窗口交纳工本费,领取制卡回执。

(4)在个人缴费窗口缴费的人员,应提交身份证原件、社会保障卡数码照相回执(已办理过社会保障卡的不需要此项)到所属社保机构个人缴费窗口填表并交纳工本费,领取制卡回执。

5. 社保卡参保地跟公司缴纳社保的地点不一样什么影响

社保缴费地与办卡地不一致是不会影响报销的。社保可以转移。

职工社会保险转移需要的手续如下:

申请出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缴费职工于缴费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后,可以由本人或缴费单位携带以下材料到所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出示《参保凭证》申请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缴费职工向新就业地社会保险机构出示本人的《参保凭证》原件和复印件并填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附件一),符合转入条件的,由新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向原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

办理基金转移手续,原社保经办机构收到《联系函》后,核对有关信息生成《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并办理基金划转手续,传送给新就业地社保机构;

办理接续保险手续,新就业地社保机构在收到《信息表》和转移基金后的15个工作日内核对《信息表》及转移基金额,将转移基金额按规定分别记入统筹基金和该参保人员个人账户,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携带以下材料确认转移接续情况。

6. 社保购买地址有影响么

社保缴费地与办卡地不一致是不会影响报销的。

  其中社保是包含医保的,医保也就是医疗保险,不可能会存在社保跟医疗在不同地方缴纳。

  医保参保地是什么地方参保地就是户籍,退休的自然是户籍地。

  参保地和户籍地不一致,按照缴费满10年的城市来确定地。

  医院报销都是医保,所以在医保所属地报销即可。社保是我们五险的一个统称,也就是社保包含医保。

  

7. 社保缴纳地址有什么影响没

医保参保地和户籍地不一样没有影响。可以直接把社保迁移过去,当前的政策是在哪里缴纳时间最长享受哪里的养老待遇。有医保的人投保住院医

8. 社保缴费所在地重要吗

其实你并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你是必须在工作地缴纳社保的,老家的社保必须终止。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在老家缴纳社保,现在在工作地要缴纳社保,选择哪个更好呢?

其实你并不能选择,你必须在工作地参保,然后必须放弃中断在老家的参保缴费。

为什么呢?因为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必须强制性缴纳社保,这是社保法的强制性规定,你现在外地工作,必须通过单位来缴纳社保,单位也必须自用工之日起30天内给你参保。

否则就是违法违规行为,你也不能说签署自愿放弃社保不参保的协议,因为这样的协议是跟法律强制性规定相抵触,是违法无效的。

也就是说,你必须在工作地参保,同时终止在老家参保。

为什么呢?很多人就关心了,我就不能在两个地方参加两份社保,领取两份养老金吗?

并不能,因为国家明令禁止重复参保,一个人的养老保险关系只有一个,只能参加一份养老保险,不能同时缴纳两种社保,更不能领取两份养老金待遇。

如果你重复参保了,被发现后必须清退一个账户,并不能合并缴费,到时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做了无用功。

如果你已经领取了两份养老金,被发现后必须退还一份已经领取的养老金,拒不退还的话会从你的养老金进行抵扣。

而且,你在老家没有工作,参加的一般是城乡居民社保,工作地参加的是职工社保,职工社保的待遇水平是远高于居民社保的,从待遇水平来考虑,也是在工作地缴纳社保是比较好的,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根本不用多虑做出所谓聪明选择。

综上所述,你必须终止在老家的参保关系,在工作地参保。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留言。

9. 缴纳社保和户口所在地有关系吗

户口不在本地社保卡办出来,对以后是没什么影响的,如果你在社保卡缴费的当地,如果超过了15年,你可以在缴费地办理退休手续

社保卡非本地户籍办理。由于现在城市化的不断建设和人口流动性的加大,很多外人在办理社保的时候就没有本地人那样的方便。外地人口不可以直接到社保局购买社保,只可以通过企业为员工购买的方式,才能买到当地的职工社保。

个人挂靠的单位办理社保的步骤:

1、存档条件

①档案在具有档案保管权的原工作单位(含职介机构或人才交流机构)保管的流动就业人员。

②存档人员年龄:男50岁以下,女在45岁以下。

2、档案调入程序

①凭本人身份证、户口本或其他有效证件到中心开具市人才流动商调函,领取《市人才流动人员登记表》、《流动人员近期表现及生育情况调查表》

②按照人才流动商调函中相关要求,本人持《市人才流动商调函》到档案所在单位、人才中心或职业介绍中心办理档案转递手续,填写《市人才流动人员登记表》(一式一份),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市流动人员近期表现及生育情况调查表》(一式一份);

③本人携带人事档案、《市人才流动人员登记表》(一式一份)、《市流动人员近期表现及生育情况调查表》到中心办理人事档案调入手续。存档管理费20元/人每月。中断人员当月的社会保险须在中断当月的20日之前办理续保手续,逾期不能补交。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及网友投稿,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您的合作。
版权所有:五学知识网 Copyright © 2015-2025 www.z8000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