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五险学习劳动保障2024年医保报销标准

离职后社保如何停办,离职后社保如何停办转移

2025-01-26 14:42:11

1. 离职后社保如何停办转移

一、办理要素

办理要素包括:事项名称、实施机构、申请主体、受理地点、办理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标准与依据、申请人权利和义务、咨询服务等。

(一)事项名称

事项名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停保

(二)实施机构:蒙阴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处基金征缴科,综合业务科。

(三)申请主体:参保职工到蒙阴县机关事业单位参保登记停保

(四)受理地点:蒙阴县人社局社保大厅综合受理窗口(蒙阴县叠翠路189号)

(五)办理依据: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0号)(2013年11月1日起实施)

(六)办理条件

参保职工在蒙阴县参保的机关事业单位停保

(七)申请材料

减少参保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明细表两份(加盖公章),调出人员工资核定表或辞职辞退人员工资核定表

(八)办理时限

受理时限:1/8个工作日。

办理时限:1/8个工作日。

(九)收费标准:不收费。

(十)咨询服务

蒙阴县社保处基金征缴科、综合业务科设立咨询岗负责对申请人咨询、疑问给予解释答复。

窗口咨询地址:蒙阴县人社局社保大厅综合受理窗口(蒙阴县叠翠路189号)

电话咨询号码:0539—

二、办理流程

(一)申请

提交方式

窗口提交。蒙阴县人社局社保大厅综合受理窗口(蒙阴县叠翠路189号)

电话咨询号码:0539—

网报提交,网址:http://60.213.43.44/

(二)受理

材料补正

窗口受理的,受理人当场发现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能当场补正的告知申请人当场补正,并予以协助。不能当场补正的,告知需补正的材料内容。

三、救济途径

1.投诉事项

有下列行为的,申请人可以进行投诉: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不予受理或不予批准的;

(2)不在法定期限内批准的;

(3)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蛮横的;

(4)接收申请人宴请或钱物的。

2.投诉受理

市综合受理窗口首席代表负责行政相对人违纪违法投诉事项的协调处理。

3.投诉处理

(1)对信函投诉做到逐件拆阅、登记,及时处理;

(2)对网络投诉要及时登录收阅、打印登记,及时处理;

(3)对当面投诉应当分别单独进行,接待人员应当做好笔录;

(4)对投诉电话做到细心接听,询问清楚,如实记录;

4.投诉处理时限

对一般投诉要及时办理,并于3日内将办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人。重要投诉在3日内不能办理完毕的,可延长15日,在30日内将办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人。

5.投诉渠道

蒙阴县人社局社保大厅综合受理窗口电话:0539—

纸质信箱:蒙阴县人社局社保处受理窗口。

邮编:276200

四、有关说明

本服务指南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相关内容的修改变动情况和工作实际要求,予以实时更新

2. 离职后社保怎么转移

现在很多人更换工作单位是司空见惯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在更换工作单位以后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正常转移自己的社保关系,其中就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因为你毕竟离开自己的原工作单位,所以原工作单位他不会再给你缴纳相应的社保,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正常的转移社保关系了。

如果说你找的新工作单位和自己原来的工作单位是两个跨省区的工作单位,那么就是属于异地社保转移,当然在以往社保的转移还算是比较麻烦,因为毕竟两个地区要同时去面对面人工办理这个社保的转移,在2016年之前都是需要这样去办理,但是在今天已经不需要面对面两边跑腿去解决这个问题了。

现在全国所有的地区都开通了网络办理的条件,甚至手机APP就可以申请办理,只要是你在新的工作单位建立了社保账户缴费,那么就可以去申请社保转移,直接通过新的参保所在地来转移自己的社保关系,你只要在新的参保所在地已经建立了社保账户,那么直接通过网上这种电子化的转移方式,就可以完全正常的把自己以往的社保账户,给转移过来。

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只需要转移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因为只有这两种社保才需要累计缴费年限,我们的养老保险大家可能都比较了解,就是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才可以正常的去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医疗保险其实也是可以办理退休待遇的,所以说医疗保险,也是需要累积大概25周年左右的缴费年限,就可以正常的办理医保退休待遇,所以医保关系也是需要进行正常转移的。

不过这两种保险,是需要分别来进行转移养老保险,需要单独申请转移医疗保险也是需要单独去申请转移,转移过来之后你们之前的累计缴费年限,和现在新工作单位的累计缴费年限都是能够正常的来累计计算了,无论你是转移到工作单位还是转移成为灵活就业的方式,都是完全一致的,将来你就算在这个工作单位又不工作了,那么转移方式也是完全相同的,是没有任何的区别。

所以以前更换工作,单位可能很多人都有后顾之忧,因为转移社保是比较麻烦,现在转移社保是非常的简便,那么对于我们更换工作单位或者说往更好的工作单位去就职,其实也省去了很大的后顾之忧,这对于我们职业的发展其实它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因为毕竟可能你在原工作单位,已经工作了很多年,没有什么发展出路了,那么去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就可以直接进入中层管理岗位,这样的方式对于大多数人群来说都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我们不能够因为社保关系的转移而造成自己职业发展的障碍,所以说,我认为这对于很多人的职业发展,还是能够起到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

3. 离职后社保如何停办转移业务

想要取消职工医保,必须已经是离职的状态,在职期间个人不能申请取消职工医保。离职以后,职工可以向当地社保部门提交终止参保医保的申请。之后递交本人身份证、医保相关材料如医保卡、缴纳情况,社保部门在收到材料后会为职工退保。职工拿到医疗保险退款通知单后,去结算窗口办理退款。

另外如果职工离职,那么用人单位会停止缴纳社保,职工可以保留之前的缴费年限,不需要去社保局退保。

4. 离职后办理社保转移

可以转出的1;如果你有新的单位的话,那么你的社保可以由新的单位缴纳。2;如果一时间你没有新的单位可以录用,那就要自己先交了,这和单位缴纳是不同的,必须要到社保局去办一个转个人缴费的手续的。然后在指定的银行开办一个个人账户,以后每个月都会从你的账户中支取这笔费用缴纳社保了。3直到你再次找到工作单位,那就让单位的人事部门给你去办理社保缴纳手续,无非就是个人转单位。不过费用上就不一样了。反正自己交的时候尽量选择最低的,单位交的话就选择标准高的。

5. 离职后,社保怎么转移

社保转移主要存在于,更换工作单位的一些企业职工。那么因为现在跳槽或者是更改工作,城市这种事情相对来说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就要造成自己的社保进行正常的转移!

如果不转移的话,那么你的这个社保缴费年限就不能累积计算,所以说必须要将自己的个人社保,辞职以后单位转移出来,这样才能累积计算你的缴费年限,并且你的社保可以正常的续交!

社保转移实际上现在来说是比较简便的,只要有接收单位接收你,那么就由所在的接收单位开具一份社保的接收函,然后你持有这个社保接收函,去原参保所在地的后进行社保转移就可以了,在转移的过程中如果说出现社保欠费的情况,一般来说他会要求你将这个社保欠费的情况,补交完成之后才能进行转移!

6. 离职后社保如何停办转移申请

网上停社保的操作步骤

1、登陆您所在城市的劳动保障网或社会保险业务网站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找“社保申报”里面选择“停保”就可以了。

2、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输入本人身份证和密码(密码是你的社保证编号或者身份证出生年月),即可查询本人所参保信息和社保缴费情况。

3、社保问题致电12333咨询,可以得到最权威的答案。必须在正常工作时间拨打电话,国家社保机构热线繁忙,不容易拨通,需要耐心等待。

7. 社保转移期间离职了怎么办

您好,甭管您在哪个城市工作交过社保,都可以转移的,您首先要确定将来要在哪个城市养老?如果是四川老家,那将来您的这些社保最好都转移回老家的,包括您现在在杭州交的社保。

社保只可以转移养老跟医疗保险,您可以联系下原来单位的人力部门同事,拜托他们帮忙给你走下手续,转移过程是有些复杂,但是为了您个人考虑,觉得您还是有转移的必要的,特别是养老,因为您是离职转移社保,需要您自己准备身份证户口本给到原单位,其余资料比如离职证明单位会给您备好一起办理转移,因为涉及到跨省,所以可能转移时间会比较长,不过那都是社保办之间的交涉了。

因为工作地点变动需要转移社保是我们的权力,如果您不方便去原单位自己跑流程,拜托原来同事就好哟!祝您工作顺利

8. 离职后要办理社保转移吗

离职后的社保是可以办理转移、转出和退保的,在原来的城市离职后:

1、社保关系会被封存或转出,养老和医疗的个人账户余额和缴纳年限都在,并不会因为你到了异地建立了新的社保账户而注销或清零;

2、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在你停缴后保险关系会自动解除,但失业保险只要缴费满1年,不是个人原因造成的失业,就可以申领失业保险金;

3、无论你变换多少工作和城市,最后只能在一个城市领取退休金。可以在退休年龄到达前,根据自己的养老金领取地,将所有社保统一转到一地;

4、原来城市的参保相关材料、证明和社保卡要妥善保管,以免日后转移时再往返补材料。

如果离职后没有马上找到新的单位,也不用担心社保会被清零,完全可以转由自己个人续保,从单位的账户转移到自己的账户,当然,这种情况下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9. 离职后社保如何停办转移手续

灵活就业人员退保手续如何办理?

1、灵活就业人员,因就业、入学、服刑、领取失业金、转居民参保等原因,需停止参加本市灵活就业医疗保险的人员,应于每月1日-15日到所属医保局办理停保业务,领取打印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停保单》。

2、去户口所属区的社保中心办理停交

二、需要哪些资料?

⑴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备案合同或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或录用职工登记表原件及复印件、本人或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⑵入学人员:全日制学校录取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本人或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⑶户籍迁移人员:户籍迁出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本人或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⑷服刑人员:公 安、司法机关出具的有效的刑拘证明或刑事判决书原件及复印件、本人或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⑸领取失业金人员:失业证原件及复印件、本人或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⑹转居民参保人员:填写《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变动审批表》并加盖社区公章、本人或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10. 离职后社保是否立即转移

去新公司上班,如果原来的公司与新公司在同一个省份,那么社保是可以自动转入的,但是如果是跨省调动或者辞职,那么社保需要人工进行转移。社保的转移是按照统筹进行划分的,如果在统筹范围内转移社保,那么可以自动将员工本人的社保转入新单位。

11. 辞职时社保是办转移还是停保好呢

能合并在一起,或者转移社保。要看你以后打算在哪地养老。

换个城市工作一定要转移社保吗?

如果换了工作,社保不转过来,会否过了有效期人社部门表示,

只要在退休前合并转来就行。转移社保关系时,在各地的参保缴费年限就可以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也将累计计算。

当你离职时,

没有办理社保关系转移,当地社保局就把你的社保账户封存起来了,最后都会积累一起计算。

缴费凭证最好是申请办理时再去打印,特别是涉及省外参保地,

因为参保地地址可能会变动,会给后期联络造成不便。

养老金领取地

不是在户籍所在地

就是在

养老保险累计缴满10年的工作地。

因此,我们是可以“人为”的选择养老金领取地啊,

换工作的时候要想好自己以后要在哪个城市领养老金

然后换工作的时候可以选择把社保关系留在某一个城市,继续在理想中的养老金领取地交社保。

如果你打算以后在浙江养老的话,就可以进行社保转移。

但社保转移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

第三十二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第五十二条 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由此可见,社保关系转移

只能转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只转移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要看新工作地是否接受才可转移。

医保和养老保险能转移的是个人账户的金额和缴纳年限。按照《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养老保险关系转接个人部分全额转移,单位缴纳部分转移缴费基数的12%,相当于单位缴纳部分的60%。

此外,五险中的失业保险是可以转移的。失业人员原用人单位与户籍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可以选择在原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户籍所在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那么跨省怎么将社保转移?

首先,要在接收地社保机构开具《接收函》,《接收函》上必须提供转移人身份证号码、转入地社保所在银行名称及转入地社保帐号。

然后,带着《接收函》、社保手册、终止合同书到公司办理社保转移手续。转移手续办理时公司会给转移人开具《养老保险转移清单》及《养老保险帐户明细》。

之后,由本人拿着《养老保险转移清单》到医疗保险办公室办理医疗保险转移手续及医保帐户结清手续。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NO!这只是前期准备工作,接下来的5步才是跨省转移社保的流程。

  第一步:参保人要先到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第二步:参保人带着缴费凭证、户口、身份证等到新就业地社保机构申请接续关系。   第三步:接下来就是等待新就业地社保机构审核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通常需要15个工作日。   第四步:审核通过之后,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在收到《联系函》后的15个工作日内,将着手清理申请人的参保缴费是否有欠费并办理养老保险基金划转,终止申请人在当地的参保关系。向新参保地发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   第五步:新参保地社保机构在收到《信息表》和转移基金后15个工作日内办结转移手续。

至此,参保人的社保才算完成了一次跨省迁徙。

查悦社保APP是主要面向已经缴纳社保、公积金的人群,提供社保查询、应用和公积金功能的平台。用户在绑定社保卡和公积金账户后,即可随时查询社保公积金账户余额及及缴费状态。同时结合个人社保信息和社保政策推送个人定制的应用方案,帮助社保、公积金用户去了解和应用社保福利。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及网友投稿,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您的合作。
版权所有:五学知识网 Copyright © 2015-2025 www.z8000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